采风
烙画在校园中传承
作者:中国教育报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0-04-27 18:54:00
  

 


下雨啦 胡琴12岁画

快乐女声 童鑫11岁画

  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人们称烙画为“熨画”、“火笔画”、“烙花”。它是用烧红的铁条在木板、丝绢、宣纸、竹筒、竹席等上面进行创作的特殊画种。据说,重庆江北烙画在清末民初就较为盛行。当时的江北嘴沿江码头已形成了“千船云集,万人汇聚”的繁荣场景。大小旅店、饭馆、茶社,座无虚席,人满为患。专业的铁匠铺、纤藤铺、竹篾铺、修船厂样样尽有,一些铁匠铺艺人将烧红的铁条直接在店铺门上烙烫门牌号码,以作标志。后来,逐渐发展到烙制店铺号别,门联,福、禄、寿、喜纹样以及保一方平安的文武门神。由于制作工艺方便,成本低廉,烙画深受百姓的喜爱。烙画历代相传,延续至今,催生了今天重庆江北的少儿烙画。

  江北少儿烙画是重庆江北区福宁村小学“一校一品”的艺术教育成果。坐落在繁华都市中的福宁村小学条件十分简陋,虽是不足300人生源的普通小学,然其艺术教育十分出色。近年来,江北区福宁村小学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挖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探索儿童烙画创作的路子”为课题,在继承传统烙画的基础上,在聘请老艺人到校传授烙画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把学习民间的烙画工艺发展为少儿美术创作。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把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少儿烙画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大胆探索出一种在本地及全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可行的、可持续推广的民间艺术教育和传承模式。

  这一模式,凝聚着各方有识之士和职能机构对此项事业的关注与实践。几年来,学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意教学和趣味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他们倡导学生独特的创造、创作形式的个性化引导,这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的单一性程式风格,并激发起学生创造新作品、新画面的内在能力。学生通过烙画工具、烙画材料引起对烙画的兴趣和刺激,从而生出创作激情和欲望。在运用工具和材料的创作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少儿烙画在创造及审美过程中,大胆在描、绘、烙、烫、烤,施色的工艺上进行创新。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针对传统烙画色彩、线条单一不足的问题,老师们经过反复实践,在木质三合板材料上,将叠层着色与反复烙烫的技术结合,创新了“入木三分”的工艺彩烙套色的现代烙画技法。这种既有油画的立体质感,又有中国画笔墨韵味的彩烙套色现代烙画技术,在传统烙画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油画与国画的长处,经过烫烙、烤彩和特殊处理,不仅保留了烙画的浮雕效果,而且完美地再现了绘画艺术的勾、描、皱、擦、点、线、渲、染等各种笔意。

  福宁村小学在少儿烙画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社区,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学会表现,同时从学生的写生稿中汲取烙画创作素材,创作出不同风格、个性鲜明的烙画作品。学生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少儿美术作品展,还有作品走出国门,参加中俄国际绘画大赛,并获金、银、铜奖。多家新闻媒体对江北少儿烙画作了专题性报道,加大了江北少儿烙画的对外宣传力度,也让这一少儿烙画艺术奇葩在校内外得到普及与推广。同时也涌现出数百名少儿烙画小作者。他们恪守艺术创作的精神,不跟风,不迎合世俗,始终将艺术之根扎在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上,用画叙事,用画言情,用稚嫩的技巧探究江北区的历史文化,展示当地人的生命轨迹,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江北少儿烙画在火红的烙铁下,展示出更加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使江北少儿烙画在地方文化的本土上得到内在的延续。